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第518章 我来了(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本站域名已更新,请记住:www.wcxsw.la

    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浪花随着海风不断摇摆,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将水面下的鱼群带得东倒西歪,身不由己。

    一只大鱼破开浪花,奋力跃出水面,试图展示自己雄壮的身姿,却被海面上的五个庞然大物,突然吓了一跳。

    这五个身影是如此巨大,远远超出了大自然生命的最大范畴,它们就像上古神话中的利维坦一般,顶着波涛海浪,势不可挡的稳定向前。

    走在最前方的那个身影最为庞大,在它硕大的身形上,还耸立着9门黑黢黢的骇人大炮,显得威猛无比,它正是刚刚服役不久的“苏联号”战列舰。

    作为海军中第一艘服役的新锐战舰,苏联号被库兹涅佐夫当做宝贝一般,得到了后勤资源上无微不至的照顾。

    战舰上的所有水兵军官,清一色精挑细选,舰长则由出访美国时,表现杰出的新晋少将——安德雷耶夫担任。

    紧随苏联号其后的,则是另一个体型威武的大家伙——彼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型巡洋舰。

    这条崭新的战船,原为德国“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吕佐夫”号,1937年在不莱梅建造,1939年下水,1940年卖给苏联,出售时舾装工作尚且没有完成,后经苏联船厂改造,进入海军服役。

    彼罗巴甫洛夫斯克号重型巡洋舰,满载排水近一万九千吨,拥有4座双联装203毫米重炮,最高航速32节,是货真价实的重型巡洋舰,其战力之强大,是出访美国时的“红色高加索号”所远远不能比拟的。

    除去这两艘主力舰,船队两侧还各有一艘高速灵活的驱逐舰护航,至于跟在最后面的,则是一艘远洋补给舰。

    此时的周逸龙,正站在苏联号舰桥上,意气风发的欣赏着波澜壮阔的大海。

    新晋少将安德雷耶夫,穿着笔挺的将官制服,站在周逸龙身侧无限感慨道:

    “才短短两年时间,海军就像脱胎换骨一般,简直犹如在梦中!”

    周逸龙明显兴致很高,笑着说道:

    “装备上我们的确迈出重大一步,只要加以时日,完善配套设施,抓紧训练,打造海军强国必定不是梦!”

    安德雷耶夫立刻点头响应,首长说得没错,苏联海军虽然得到了几艘主力舰,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比如那四艘中型航母,就缺少合格的舰载机。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苏联航空业起步较晚,空军自己都尚且没有先进战机,就更别说海军航空兵了。

    最后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周逸龙。

    美国在1940年时,已经生产出性能不错的F4F“野猫”式舰载战斗机,却因为早期技术不成熟,在军

    队竞标中输给了性能更弱的F2A“水牛”。

    周逸龙趁机联系“野猫”供应商格鲁曼公司,帮助他们改进设计图,拿下美军订单,顺便也取得了这种战机的生产许可。

    说实话,生产外军武器,并不是一个理想选择,因为各种部件通常都不配套,需要重新开辟生产线,制造成本会比本国战机高,但舰载机是迫在眉睫的问题,没有它们,航母就是废铁,必须尽快投产。

    舰队这次仍由波罗的海出港,但穿过英吉利海峡后,却没有深入大西洋,而是取道印度洋,进入南中国海,最后北上,抵达苏联太平洋舰队基地。

    英德两国的战争,已经开始进入白热化,欧洲海面并不太平,但这次周逸龙率领的舰队实力雄厚,无论正面硬刚,还是水下反潜,都是杠杠的没话说,谁敢轻易冒犯,都要先掂量掂量自己。

    于是,这支战列舰分队,就这么有惊无险的,一路驶向亚洲。

    …………

    1941年5月,南中国海。

    几面膏药旗随着海风轻狂的舞动着,海面上除了几艘冒着黑烟,霸道横行的日本战舰,几乎一艘其他船都看不到。

    随着亚洲战事的进行,日本已经逐步侵占中国腹地,就连海域也不例外,比如现在的南中国海,几乎成了日军天下,没有日本海军许可,任何船只想要靠近这里,都要冒着被击沉的风险,

    日本新任第一航空舰队司令——南云忠一,此时正站在旗舰“赤诚号”航母上,观看海军航空兵演练。

    此时的日本舰载机飞行员,都是经过多年训练的精英,他们的空中战技既熟练又大胆,飞舞起来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空中到处都是呼啸而过的日军飞机,这些战机迅捷如风,却又井然有序,这种水平即便放眼全世界,都是最顶尖的表现。

    每当一个日军飞行员成功使出特技动作后,都会引起甲板上的阵阵欢呼声。

    与兴致高昂的海军士兵不同,南云忠一的神情显得很凝重,作为高级军官,只有他才清楚,为什么军部要在今年四月,特意抽调编成第一航空舰队。

    那是因为,日本很可能将要对英美开战了。

    自从在中国的战事久拖不决,陷入困境后,日本的物资能源日益紧张,美国虽然没有参战,却开始对日本实行经济制裁,展开贸易禁运。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石油钢铁等战略物资本来就极其匮乏,美国的贸易禁运,几乎成为压垮日本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打破封锁,获取南亚丰富的资源储备,就必须对英美开战,因为此时的菲律宾,印度,缅甸等国,几乎全是英美殖民地。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