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第427章 T-34之父(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本站域名已更新,请记住:www.wcxsw.la

    周逸龙深吸一口气,看着贝利亚逐渐远去的背影,心中却并不后悔。

    在他看来,是男人,就要直面自己的选择,别人不认可又怎样?

    我偏要努力干出一番成绩,让你们统统目瞪口呆,无话可说,最终认可我的选择!

    心中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大早,周逸龙就直奔内务部大楼,他回来休息两天,还有许多重要事情没来得及处理,尤其是他手中的装备图纸,更是耽误不得。

    没曾想,周逸龙起的早,有人却起的比他更早,他还没来得及走进办公室,就被人直接堵在了大厅里。

    来人正是哈尔科夫机械制造厂厂长,马克萨廖夫。

    自从两个月前,被米哈依尔几瓶伏特加强行灌晕后,马克萨廖夫就弄丢了他至关重要的原型车—A32。

    当醒来后,听说唯一一辆A32原型坦克,竟被这个可恶的胖子,直接拖去了远东,马克萨廖夫当场就再次晕倒过去。

    再次醒来后,他想过各种办法,试图弄回这辆宝贵的实验车,甚至不惜跑到坦克部长巴甫洛夫哪里去诉苦。

    可最终,爆发在远东的战事,让这一切努力,都化作了泡影。

    因此,当得到小道消息,说米哈依尔已经回到莫斯科后,马克萨廖夫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火急火燎的,带上A32战车设计总师一起,快马加鞭的赶到内务部围堵米哈依尔。

    都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还真的让马克萨廖夫成功逮到这个胖子了。

    一见到周逸龙,马克萨廖夫就像警察捉贼一般,大步冲上前,跟设计总师一左一右,双双抱住胖子的胳膊,将他瞬间夹了个严严实实。

    跟在周逸龙身后的列昂尼得吓了一跳,还以为遇到恐怖袭击,飞快掏出手枪,要不是知根知底的叶夫根尼及时阻拦,差点就没酿成一出悲剧。

    周逸龙依稀记得马克萨廖夫的模样,赶紧安抚情绪激动的对方道:

    “厂长同志,请你们不要急!

    坦克我已经完好无损的带了回来,很快就可以转交给你们!”

    听到这句话,马克萨廖夫总算淡定了些,来之前,他最害怕的事情,就是宝贵的原型车,被这个无良的胖子,给损毁在战场上了。

    听到坦克竟然没事,还被完好的带了回来,马克萨廖夫瞪大眼睛,有些紧张的问道:

    “此话当真?你没有骗我?”

    周逸龙肯定无比的点头说道:

    “我以旅级政委的荣誉担保,一切都是真的!”

    马克萨廖夫长出一口气,这才松开周逸龙的胳膊,谁知道,抱住周逸龙另外一只胳膊的总设计师,却突然开口道;

    “这辆坦克有没有上战场,是否取得过宝贵的

    一手实战资料?”

    周逸龙记忆中并不认识这位目光炯炯有神的中年人,因此,有些奇怪的反问道:

    “你是?”【…¥无错小说www.iqiwx.com …&最快更新】

    中年人赶紧开口,自我介绍道:

    “我就是A32的设计总师—科什金!”

    周逸龙听到这个名字,顿时如雷贯耳,大为震惊,这可是个横空出世,才华横溢、天才般国宝级的军工大师啊!

    科什金,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1929年入列宁格勒工业学院学习。

    1934年毕业后,在列宁格勒基洛夫工厂任设计师和设计室副主任,参加坦克研制工作。

    不到两年,他就因为优异的表现,调任哈尔科夫制造厂,成为该厂坦克设计总师。

    在接下来的三年中,他改良BT坦克,研发革命性的BD-2型高速柴油机,并试制出A-20和A32等概念远超时代的先进战车,最终于1939年底,定型生产出大名鼎鼎,里程碑式的T-34坦克。

    这种性能优异的坦克,最终造成德军在东线的T-34大危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成功的坦克作品,被德军敬畏的称作“红色铁骑”。

    但此时的科什金,却过得并不如意,因为工作时间短,他还没有彰显名气,又因为设计理念过于超前,不但令两年后的德军大为震惊,就连此时的苏军高层,也难以接受他的前卫设计。

    科什金设想的新型坦克,为全履带式(之前的BT系列是轮履两用)、倾斜装甲板车体,安装BD-2型柴油机,并采用口径尽可能大的坦克炮。

    这种设想之前从未有过,与管理层意见不符,因此无法直接推出他的设计。

    为了继续自己的主张,科什金只能使用A-20和A-32的过渡型号悄悄研究,并偷梁换柱的,以BT改进型名义,上报军工集团审批。

    1938年8月,科什金在莫斯科展示了他的新设计,并在军工集团领导面前,直言批评受到总参谋部众多人钟爱的,BT坦克使用的轮履两用方案。

    他认为,轮履两用方案实用价值不大,反而会增加制作成本,更是会无端浪费坦克设计重量。

    他提出更轻、更快、武器更好、装甲防护更强的,全履带式A-32方案,让管理层的许多保守老将们都惊呆了,他们集体认为,这种方案数据过于理想化,根本不可行。

    就连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成员伏罗希洛夫元帅也持反对意见,好在斯大林同志比较感兴趣-->>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