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之战斗民族政委 第七十八章 东京的决断(1/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本站域名已更新,请记住:www.wcxsw.la

    1939年5月31日,日本东京,陆军参谋本部。

    几位陆军重臣齐聚一堂,作战科长稻田纯正,将刚刚收到的关东军电文,呈现给各位大佬观摩了一番。

    尽管电文上将日军在诺门罕的表现,大吹特吹了一番,看起来皇军官兵们似乎英勇异常,又是消灭苏军指挥部,又是歼灭苏军装甲营,甚至在“56”号高地狙击战中,还重创了追击的苏军大部队。

    但这些过家家的玩意,只能发在报纸上,糊弄下那些不懂军事的寻常百姓罢了。

    虽然电文上没有具体说明日军的伤亡,但各位陆军大佬们从战局的走向中,还是分析出了大致的情况。

    不管电文中如何粉饰,战斗的结果,却是以皇军的全面撤退而告终。

    不光如此,这次战役的两个日军最高指挥官——东八百藏和山县光武都全部阵亡了。

    仗打到这种份上,就是用屁股想,也能猜到关东军的伤亡,绝对少不到哪儿去。

    这份电报与其说是报捷,不如说是遮丑。

    但这种遮丑的行为,也算是日军中历来的一种传统了。

    现在,仗已经打完,屁股又该如何擦呢。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都变得静悄悄起来,竟然没有一位大佬发话。

    豆大的汗珠,从作战科长稻田纯正的额头上不断渗透出来。

    虽说这次的战斗,是关东军恣意妄为的结果,可参谋本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了。

    如果仗打赢了,关东军自然成了香饽饽,参谋本部也少不了来蹭点热度;可现在仗打输了,关东军就变成臭狗屎了,谁见了都是避之不及。

    最后,还是陆军大臣板恒征四郎率先开口,他向稻田正纯发问道:

    “植田司令官有何打算?”

    “植田司令官正在积极备战,上次据称是情报有误,关东军准备不足,才被迫转进。这一次他们将集中主力精锐,一举扭转局面,植田司令官对此表示充满信心。”稻田纯正急忙将了解到的情况诉说了一遍。

    “搜噶,如果是情报有误,我看应该再给关东军一次机会。”板恒征四郎开始放水,到底是在关东军中服役过的人,对老部队总是有着一份护短的特殊情怀。

    板恒征四郎的话,让稻田纯正舒了一口气,只要事后关东军能再打赢,找回了这个场子,问题就一点也不严重了。

    对于这一时期,军国主义思潮严重的日本来说,擅自行动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就在于能否打赢,只要打赢了,一切都好说。

    比如这次的诺门罕事件,处理如此严重的外交危急,日本军方的几个大佬,就愣是没有一个人想起,叫上外务省一起开会。

    在他们的眼里,外务省就是擦屁股的时候,才会用

    上的工具,能用刺刀解决的问题,干嘛还要多费口舌呢?

    这个时候,参谋次长多田骏开口了,他理智的分析道:

    “现在皇国正陷入跟中国的全面战事中,如果扩大诺门罕事态,对国家恐怕不是幸事。”

    一听到质疑的声音,担心败局无法挽回的稻田纯正,急吼吼的说道:

    “植田司令官表示,关东军只要集结起精锐力量,将会在一个月内打败诺门罕的苏军,对皇军在中国的战事不会有丝毫的影响。”

    “哦?植田司令官有此信心?”这次说话的,却是作战指导科长石原莞尔。

    说起这个石原莞尔,那可是日军著名的战略家,思想家、政治家,军国主义鼓吹者,有日本第一兵家之称。

    著名的“九一八”事变,就是他策划的,在日本国内被称做“满洲国诞生之父”,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

    只可惜,跟植田司令官一样,这位“民族英雄”石原莞尔,也是一辈子没有生育。

    因为在关东军服役时,石原莞尔曾被自己佩戴的军刀捅中裆部,导致尿道口撕裂,长期尿血引发了膀胱癌,最后于1949年8月15日,病死家中。

    石原莞尔和植田谦吉类似的经历,有时让人不得不思考,这是否也是日本关东军的一个传统呢?

    跟多数喜欢武力解决问题的日本军方大佬们不同,石原莞尔更喜欢用计谋取胜,是一个非常危险的阴谋家。

    连大名鼎鼎的辻政信参谋,早年都曾拜入过他的门下。

    当然以辻政信的尿性,这种拜师不过是为了蹭蹭热度,长长名气,倒不是真的想要跟着石原莞尔学点什么。

    跟石原莞尔的计谋比起来,辻政信显然更依赖自己的拳头。

    例如“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军方迅速分成了两派。

    一方是以石原莞尔少将为首的“不扩大派”,他们主张和平谈判解决北平问题,计划扶持反动势力,分裂中国,达到逐步蚕食中国的目的。

    另一方是以杉山元大将为主的“扩大派”,他们主张武力侵略中国,三个月内彻底灭亡中国。

    在石原莞尔看来,日本的实力还远远够不上称雄,需要时间耐心发展,一旦同中国全面开战,又迟迟不能取胜的话,就是自取灭亡的下场。

    因此,石原莞尔奔走呼吁,希望能取得更多人的支持。

    但那个时候战争带来的巨大红利,早已冲昏了日本绝大多数人的头脑,就像股票崩盘的前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