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全本 第八一〇章 敌变我变(1/2)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本站域名已更新,请记住:www.wcxsw.la

中**队在快速调整、积极应对之时,日军也没有一刻停止侵略扩张的行动,中国二十八万军队的分布调整刚刚形成草案,尚未全体通过,日军已经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得知了其中详情。

    针对中**队的部署,日军迅速调整自己的兵力配置,原先兵分三路南下的计划,也变成了更为灵活,也更为务实的北、中、南三路:南路攻打长城东线至凌南一线;中路由东向西,进攻热河;北路兵力大增,以早已占据的通辽为跳板,快速向赤峰地区推进,最后占领归绥(呼和浩特),与中路日军夹击山西。

    对于日军大幅度的战略调整,中**队一无所知,中**队的部署详情,日军却一清二楚,本来双方在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军队投送、官兵训练、后勤保障等方面就存在巨大差距,现在再加上军事情报方面的差距,被动防守的中**队,处境更为艰难了。

    其实早在去年十二月中旬,安毅就率先提出“主动防御”的作战思想,自己也遵循这一原则全力去做。

    安毅的思路是:以目前我军落后的装备以及官兵战术素质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采取被动的区域协同防守、通过严防死守的阵地战阻挡日军前进的步伐、以求得最大程度将整条数百公里长的防线连成一个整体、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有生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各军应在侧重防守的基础上,利用我军熟悉地形获得民心的有利条件,以团营规模主动出击,在运动中抓住机会打击日军,从而达到打击敌人有生力量、打乱敌人兵力部署和进攻计划、最终实现完成总体防御的目的。

    可是,没有几个人认可安毅的意见,蒋委员长和中央军委接到安毅的这份建议报告之后,也没有任何回应,甚至有个别位高权重的将领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在训练有素、战力强大的日军面前,安毅所谓的主动出击,无异于送羊入虎口,只有采取严防死守、消耗日军人力物力最后达到退敌目的才是明智之举。

    等安毅通过三个师的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震惊全国振奋民心的胜利后,各种不和谐的声音又再次响起:如果老子的军队也拥有安家军那么先进强大的装备,老子也能出关打几场胜仗回来……让本部出关可以,但必须配发安家军同一水平的武器装备,发给安家军一样的军饷,否则一切免谈……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的安毅才不得已打消了全力说服各部将帅主动出击的念头。

    想来想去,安毅心有不甘,一气之下把五千多字的报告略作删减和修改,再次以“易安”的笔名派人交给何京,发表到著名的《东方瞭望》杂志上。

    杂志发行后,引起各国驻华武官和军事观察家的高度重视,针对中日战争中军事战略思想的各种评论,接踵而出,反响极为强烈。安毅的文章被迅速转载到欧美各国的刊物上,等顾问团长魏采尔先生拿着杂志匆匆找到蒋委员长商讨时,蒋委员长才尴尬地告诉他:作者不是别人,就是华北前线总指挥安毅,各军因为在装备和训练方面远远落后于安毅指挥的几个师,加上长期以来对日军怀有的敬畏和恐惧,几乎没有一个将帅支持安毅的意见,所以军委也无法强制各军像安毅所部那样主动出击。

    魏采尔是个非常精明而富有远见的军事家,他只说了一段话,就让蒋委员长无言以对,频频哀叹,最后魏采尔也只能仰天叹息,惆怅而去。魏采尔的这段话是:从各方面分析,红军相对于中央军,并不比中**队相对于日本军队好多少,甚至更为糟糕,因为中央军在数量上占据很大优势,但是红军在历次反围剿中所采用的战略战术,与安将军的思路非常相似,何况安将军已经用一个个辉煌战绩,充分证明了他的正确性,为何大家不能理智对待呢?

    安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意见得不到认可而选择放弃,相反,他更谨慎也更主动地寻求能消灭日军有生力量的有效办法,在组织参谋团队反复研讨、细心总结的同时,充分调动各级指挥官的积极性,在不违反战前既定原则和兵力使用规定的前提下,安毅允许各部按照自己的思路和办法,拟定作战计划,一旦审核通过立即放权,给予各级指挥官最大的主动权和后勤支持。

    于是,就有了顾长风麾下第四十四师特种大队的这次主动出击,这一次他们的目标不是日军,而是获得日军优先配备与日本骑兵相同的武器、从训练到管理都严格按照日军各项操典和条令执行的伪满王牌部队奉天警备军第一骑兵团。

    这支装备精良、拥有五十余名日本军事顾问的骑兵的直接领导者,正是原东北军大将、投靠日本人之后当上伪满**政部次长兼奉天警备军司令的大汉奸于芷山。

    漫天风雪下的菩萨庙里,灯光明亮,炭火熊熊,这座坐落于河畔占地宽广的庙宇,如今成了顾长风和杨九霄的指挥部,庙前高高竖起的旗幡上方的电台天线,凝结着晶莹的雪花,大殿东、西偏殿成了电讯室和参谋室,祭祀用的两张宽大方桌上铺着一份最新制作的辽西地形图,杨九霄、佟志强、倪显荣、梁振宇等将领围在顾长风身边,密切注视情报参谋在地图上标下特种大队的行进位置和周边情况。

    菩萨庙处于凌源正南偏东二十五公里,距离东北方向的喀喇沁三十公里,距离南面日军占据的建昌四十三公里,无论袭击哪一个方向的敌人都很方便,特别是大部队曾经驻扎过的喀喇沁,将士们对这一地区的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已经非常熟悉,这时突然无声无息地杀了个回马枪,信心和战斗**都特别强烈。

    “到达喇嘛沟比预计时间晚了二十分钟,看来这十九公里不好走啊!”参谋长梁振宇看着地图摇了摇头。

    倪志强恼火地抬起脑袋:“可不是吗?估计又碰到郭海青那狗娘养的骑兵巡逻队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